13歲的生日那天,安妮收到了一本空白的日記本,於是,她開始了寫日記的習慣。三個禮拜以後,因為納粹政權的迫害,他們一家四口和另一個家庭,一起躲進了父親辦公室後面的密室。8個人,生活在同一個密閉空間中,幾乎沒有隱私,儘管如此,安妮還是想辦法找機會獨處,把各式各樣埋藏在心底深處的感受,寫在日記中。她寫說:「我不想白白活過一生,我想要有用,我想把喜樂帶給所有人,我想要繼續活著,甚至在我死後!」他們成功躲藏了兩年又一個月以後,還是被發現了,然後抓進集中營。1945年4月,快要滿16歲的安妮,最後病死在集中營裡。
唯一倖存的父親,後來找到了女兒的日記,仔細閱讀、編輯,出版成書。今天,安妮的日記,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著作之一,鼓舞了成千上萬在苦難絕望中的人。安妮,也真的如她所願,繼續活在人們的心中。
把眼睛輕輕地閉上,給自己三個深呼吸,在呼吸裡,感覺安妮短暫而深刻的生命。
我有寫日記的習慣嗎?我是否曾經探索過自己內在最深刻的想法與感受呢?
今天的me time,我們來體驗書寫的力量,讓文字帶領著我,探索自己內在的深度。
請準備好紙、筆,和方便書寫的環境,一切準備就緒以後,就可以回到座位上,把眼睛閉上,調整一下自己的姿勢。
吸氣的時候~把脊椎稍微拉長一點點,呼氣的時候~讓全身肌肉一寸寸往下放鬆|吸氣~脊椎拉長,呼氣~全身肌肉放鬆
接著,來伸展一下手心和臉部的肌肉,吸氣的時候~把雙手緊緊握拳,臉也皺成一團,呼氣的時候~眼睛嘴巴張大、手掌心撐開,重複三次~
吸氣~手握拳、臉皺起來,呼氣~眼睛嘴巴張大、手掌心撐開。 完成三次以後,手放下,肩膀放鬆,回到舒服的姿勢,感覺一下,剛剛伸展的效果,臉有沒有麻麻的?頭皮有沒有癢癢的?手掌心、手腕有沒有熱熱的? 在呼吸裡,輕輕問一聲,親愛的,今天過得好嗎?
現在,拿起筆,在紙上開始自由的書寫,不用想,只管寫,任何的 感受、想法、畫面⋯沒有限制,通通都可以,
像是跟一位知心好朋友在聊天,很放心,無話不談。 讓筆尖,在紙上跳舞,要快要慢,要大要小,要輕要重,隨她去。
寫得差不多以後,現在,可以用「我發現⋯」「我覺察⋯」或「我好奇⋯」作為句子的開頭,來造句。
透過「我發現⋯」「我覺察⋯」「我好奇⋯」這三種句型,把剛剛自由書寫的體驗,做一個簡單的整理。
最後,把筆放下,把手貼著胸口,感覺心跳,感覺呼吸,由衷地跟自己說:謝謝你的陪伴,謝謝你的勇敢,謝謝你全然的接納。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日本鋼琴家西川悟平,15歲才開始學鋼琴,在一次音樂會中,受到來自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的老師們賞識,引薦他到美國培訓,一步步開始朝著夢想前進。但萬萬沒想到,26歲的時候,他突然被診斷出罹患了「肌張力障礙症」,手指會變得僵硬無法控制,這簡直是鋼琴家最大的噩夢,過去每天八小時的苦練,彷彿都白費了,他得了憂鬱症,甚至開始自殘。
後來,經朋友介紹,他到幼稚園去教小朋友。當時的他,只能用一根手指頭,在鍵盤上敲出「小星星」的旋律,但小朋友根本不在意他是怎麼彈奏的,一聽到熟悉的音樂就大聲地跟著唱。西川感受到,原來,音樂不管用什麼形式,都能打動人心,於是,他開始努力復健,再怎麼困難也不覺得苦,也不放棄,終於恢復到可以用右手的五根手指、加上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、總共七根指頭來彈奏。
要再次登上舞台公開演出的時候,他有點焦慮,朋友鼓勵他,不要看自己「沒有」的部分,只要把自己「有」的部分,發揮到最好,就可以了。
於是,西川用創新的方法彈奏,有時靠著兩手交叉,有時靠著踩踏板來彌補不足。就這樣,從發病到現在,已經過了22年,西川的七指彈奏,開出了美麗的花,有著特別洶湧彭湃的情感,也有著超越苦難的寧靜。
現在,把眼睛閉起來,回到自己身上,想想:我最近生活中或工作上,有沒有遇到什麼挫折?
剛剛聽到的西川的故事中,有一個重要的轉折點,發生在幼稚園,當他看到小朋友們溶入了小星星的音樂,他找回了彈鋼琴的初衷,不再拘泥於外在的形式,他重新相信,音樂可以打動人心。
那我呢?不論我現在做什麼工作,扮演什麼角色,一定也有一個最純粹、最動人的本質,那是什麼?
金恩博士曾說,如果,你的工作是掃地,你就要掃得像米開朗基羅雕刻、像拉菲爾作畫、像莎士比亞寫詩,甚至連天上的天使飛過了,都會忍不住說:看哪,這裡有個偉大的掃街人!
偉不偉大,無關事情大小,而是取決於我的態度──只要我看得起自己,只要我願意先感動自己,不論事情多麼小,都很偉大!
一種最好的生命態度,就是看自己的「有」,就像西川的朋友提醒他的,不要擔心自己「沒有」的,只要把自己「有」的,發揮到最好,就可以了。那,現在的我,有什麼? 我有呼吸,我有感覺,我有現在。
現在、就給自己一個深呼吸,現在、就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,
我希望這個世界,因為我的存在而更好,這顆天真善良的心,就是我最大的資產。
現在、就給自己一個深呼吸,現在、就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,我有呼吸,我有感覺,我有現在,一切的一切,就從這裡開始。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美國電視史上最長青的兒童節目,是在公共電視頻道上的《羅傑斯先生的鄰居們》,這個節目,連續三十多年,陪伴了至少三個世代的孩子們成長。節目最大特色在於很平實,沒有絲毫的造假、或做秀,處理的,就是孩子每天生活中會遇到的事情,比如說,剪頭髮啦,或是跟兄弟姊妹的相處。
節目的靈魂人物,羅傑斯先生,會把孩子遇到的問題,寫成歌曲,在節目中唱出來,比如說,有一首歌是:「我該拿我的生氣怎麼辦?What do I do with the mad that I feel?」
透過這首歌,羅傑斯鼓勵孩子,去感受自己憤怒的情緒,認識情緒的深度,同時,也知道自己可以不用被情緒帶著跑,可以選擇要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反應。
其實,在1969年,這個節目剛起步不久時,就面臨了公共頻道的預算要被刪減的危機,羅傑斯出席國會聽證會,並且說明,當一個節目可以清楚傳達出──情緒是可以被討論,也可以被處理的──那就是在為整個社會的心理健康,做出重大貢獻了。這番話讓聽證會主席聽得全身都起雞皮疙瘩,後來,預算不但沒有刪減,反而爭取到了更多經費。
每天節目的結尾,羅傑斯先生都會說:「You’ve made this day a special day by justyour being you.(你讓今天很特別,因為你是你。)」他想讓孩子們知道,每一個感受和意見都很重要。
把眼睛閉上,暫時切斷對外的聯繫,透過呼吸,感覺自己的存在。吸氣~我在,呼氣~現在。在呼吸裡,輕輕的問自己,今天過得好嗎?
把十隻手指頭交叉,放在後腦杓,捧住自己的頭,把下巴往上抬,頭往後仰,有沒有感覺喉嚨、胸口,緊緊的? 接著,把下巴靠向胸口,頭往前低,有沒有感覺脖子肩膀後面,緊緊的?
現在,配合呼吸,吸氣的時候~下巴往上抬,頭往後仰,呼氣~下巴靠向胸口,頭往前低
吸氣~慢慢抬頭,打開胸口喉嚨,呼氣~緩緩低頭,伸展脖子、肩胛骨
透過輕柔,舒緩的動作,連結身體的感覺,讓身體來告訴我,今天過得好嗎?
每一個痠痠的地方,都是我今天不小心忽略的感覺。現在,透過呼吸,來溫柔的照顧這些感覺。
好,呼氣,手放鬆,身體回正。
再一次把十隻手指頭交叉,放在後腦杓,現在,把身體往左邊傾斜,可以感覺到身體右側哪裡緊緊的嗎?腋下,肋骨,腰?換邊,身體往右傾斜,去感覺到左側的腋下,肋骨,腰,有沒有緊緊的?
好,呼氣~回中間,
現在讓動作配合呼吸,吸氣~往左傾斜,呼氣~回中間,吸氣~往右傾斜,呼氣~回中間,
就這樣繼續,透過輕柔,舒緩的動作,來照顧身體的感覺。
每一個緊緊的地方,都是我今天不小心忽略的感覺。
好,停,手放鬆,身體回正。
找到當下最安穩舒服的姿勢,讓身體來告訴我,今天過得如何?每一個感受和意見都很重要喔!
在呼吸裡,輕輕地對自己說:你讓今天很特別,因為你是你。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2020年,有一部很受歡迎的美國影集,講述的是1960年代,一個孤兒院女孩的成長故事,在那個男女機會不平等的時代,她憑藉著西洋棋的天賦,出人頭地。這部影集獲得廣大的回響,因為,她提出了一個很有共鳴的問題:人,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嗎?
女主角對西洋棋深深著迷,因為,棋盤方格的世界裡,有清楚的遊戲規則,可以預測,可以掌控,
然而,在棋盤外的人生,卻充滿了不可預測、也無法掌控的意外,當她越想要掌控,就換來越大的失落,挫敗,與空洞。
就在她自暴自棄、跌落到人生谷底的時候,以前在孤兒院的好友找到了她,並且告訴她,教她下西洋棋、對她有知遇之恩的那位工友先生,過世了。重回孤兒院,她看到,工友先生的牆壁上,貼滿了關於她的報導,原來,對方這些年,一直都在關注著她。
看到自己和工友先生唯一的那張合照,她的淚水潰堤了。離開時,她帶走了那張照片,也重新振作起來,一方面,克服自己對酒精、對藥物的依賴,另一方面,也打開自己,接受別人的幫助,最後,在俄羅斯的那一場關鍵比賽,贏得了勝利。
她戰勝的不只是那位對手,更是內在的孤立與恐懼,她擁抱了自己的脆弱,成為了一個更完整的自己。
把眼睛輕輕地閉上,感覺自己,感覺當下。 人,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嗎?
非洲有句諺語說:拉拔一個孩子長大成人,需要一整個村莊的努力。
其實,我們每個人,都是村莊養大的孩子,這輩子,之所以走到今天,不可能只憑藉著一己之力。
在呼吸裡,靜靜的回想,這一生,我曾經接受過的善意,一個微笑,一句鼓勵,有誰曾經提拔、賞識了我?有誰曾經提供機會,刺激了我的成長?
一生中,只要有那麼一個人,看到我的好,相信我的潛力,就足以點燃我對自己的相信。
吸氣回想~我曾經接受過的善意,呼氣放鬆~讓這一切成為我生命的養分。
命運能不能掌握,不知道,但我可以掌握的,是這個當下的注意力和能量,要怎麼運用。
很單純的吸一口氣,凝聚好的能量,很放鬆的呼一口氣,送出好的能量,在呼吸之間,傳遞好的能量,就是廣結善緣。
很單純的吸一口氣,凝聚好的能量,很放鬆的呼一口氣,送出好的能量。
掌握命運的最好方法,就是主動創造,透過當下的注意力和能量,創造我嚮往的未來:
很專注的吸一口氣,集中能量,很喜樂的呼一口氣,對準嚮往,
吸氣~集中能量,呼氣~對準嚮往,
透過當下的注意力和能量,主動創造我嚮往的未來。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《嘰哩咕和女巫》是一部法語的動畫電影,故事是說,有一個叫做嘰哩咕的小不點、小小孩,他的村莊,被女巫詛咒了,人心惶惶,嘰哩咕想要知道,怎麼樣才可以打敗女巫,於是,就去拜訪了住在山洞裡面的智者老爺爺,爺爺告訴嘰哩咕,女巫之所以會傷害人,是因為,多年前,有人在她背上打進了一根有毒的刺,那段痛苦可怕的經歷,就像那根刺,深深地埋進了她的體內,從此,她仇恨男人,看不起女人,那根毒刺,也給了她法力,讓她變成一個令人害怕的女巫。
嘰哩咕知道了女巫的秘密以後,並沒有大肆宣揚,而是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,把女巫騙到樹下,趁著女巫跪下來挖土的時候,就輕輕跳到她的背上,用牙齒把那根刺拔了出來。第一時間,女巫痛得大叫,但很快地,女巫感覺全身上下都輕鬆了,原本死氣沉沉的森林,瞬間百花齊放,詛咒消失了,女巫也自由了。
我的背上有刺嗎?把眼睛閉上,很開放很好奇的感覺,不急著回答有,或沒有。
以脊椎為界線,把背部分成左右兩半,先只感覺左半邊,用三個呼吸掃描一下左半邊的背,有沒有哪裡特別緊,特別痠?
再來感覺右半邊的背,用三個呼吸掃描一下,有沒有哪裡特別緊,特別痠?
很痠很緊,可能就是有刺的地方,所以,要進一步,把我的背分成六個小區塊,一個一個區塊來感覺。先來感覺左上方這個區塊,也就是左側脖子以下肩胛骨以上這個三角形的區域,劃出範圍以後,就用呼吸來回掃描,由上到下,由左到右,越仔細越好。如果感覺好像有刺,就先做個記號,不必停留,繼續掃描,因為,刺可能不只一根。
現在,換到右上方,先劃出脖子以下,肩胛骨以上這個三角形的範圍,然後用呼吸來掃描,由上到下,由左到右,就像用筆在紙上塗色,不要漏掉任何一小塊面積。
接著來到中段,從左側開始,先劃出肩胛骨以下、腰部以上這個長方形的範圍,然後用呼吸來回掃描,由上到下,由左到右,越仔細越好,就像在掃地雷,不要漏掉任何一寸土壤。
換右邊,肩胛骨以下、腰部以上,先劃出範圍,再用呼吸來回掃描,由上到下,由左到右。有的刺很粗明顯,但有的刺很細很小,需要我的心很安靜很細膩,才能感覺得到。
現在,輪到左下方這個區塊,從腰部以下一直到臀部的最底端,用呼吸來回掃描,由上到下,由左到右,很放鬆的呼吸,很放鬆的感覺,有的刺比較淺,有的刺可能比較深。
最後,來到右下方這個區塊,腰部以下到臀部底端,用呼吸一寸寸來回掃描,上到下、左到右。
每個人的背上,都有大大小小深深淺淺的刺,我願意幫自己拔刺嗎?
拔刺,需要一顆很天真很單純的心,就像嘰哩咕,雖然女巫看起來很兇,又很可怕,嘰哩咕還是願意輕輕跳到女巫的背上,用牙齒把刺拔出來。刺沒有了,全身上下都輕鬆了,新鮮甘甜的泉水,滋潤了大地,讓百花齊放,讓生命流動。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幾天前,我帶著粉絲追星的心情,去美術館朝聖台灣雕刻家黃土水的作品《甘露水》,這是台灣第一件女性裸體的雕像,發表於1921年,距今一百年前。她正面挺立的姿勢,展現出自信、坦率的氣質,雙手托住張開的蚌殼,彷彿才剛剛從海底浮出水面,令人聯想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名畫,《維納斯的誕生》。維納斯是西方文化中,愛與美的女神,但甘露水少女,不論身材比例或是表情,卻是十足的東方,仔細看她的雙眼,並非全閉,而是兩分開、八分閉,這是傳統佛像的表現方式,象徵著菩薩的慈悲,不捨世間苦難。
這跟黃土水的背景有關,他出生在萬華祖師廟後街,童年時經常徘徊在大稻埕的佛像店,耳濡目染,很早就嶄露雕刻天分,畢業後,被校長推薦直接保送東京美術學校,他是該校第一個台灣學生,也是台灣人赴日本攻讀美術的第一人,黃土水有很強的使命感,日以繼夜地用功,吸收西方雕塑的技巧,又融入了台灣的獨特元素,才 24歲,就入選了當時美術最高榮譽的帝國美術展覽會,可以想像,對當時的台灣社會來說,是多麼大的激勵嗎?台灣人突然意識到,雖然身為殖民地的人民,但只要有實力,肯努力,就可以跟日本最頂尖的藝術家,在同個舞台上一爭勝負。
黃土水曾說:「生於此土地便愛此土地,此乃人之常情。雖然說藝術無國境之別,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,但終究還是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。我們台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。」甘露水少女,正是這座美麗之島的化身,自信,優雅,充滿力量。
讓我們跟著她一起,把眼睛輕輕地閉上,然後,打開一瞇瞇縫隙,讓光線可以透進來,體驗看看,這,就是甘露水少女所看到的世界嗎?
吸氣,注意力集中鼻頭,呼氣,從鼻頭擴散到整個臉,吸氣~集中鼻頭,呼氣~擴散整個臉,呼吸就像雕刻師的一斧一鑿,細細刻畫出我臉上的表情,眉心,眼角,臉頰,嘴唇,下巴。
刻劃完我的表情,接著,讓呼吸來刻畫我的身體,吸氣,感覺肩膀、手臂,呼氣,刻劃出肩膀、手臂的形狀
吸氣,感覺胸部、腹部,呼氣,刻劃出胸部、腹部的形狀
吸氣,感覺背部,呼氣,刻劃背部的形狀
呼吸就像雕刻師的一斧一鑿,我身上每一寸凹的,凸的,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細節,都是生命千錘百鍊的痕跡。
吸氣,感覺臀部、雙腿,呼氣,刻劃臀部、雙腿的形狀。
可以想像嗎?這一尊絕美的《甘露水》,曾經無人聞問,被棄置在火車站,用藍色的墨水破壞,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等待,終於重見天日。因為幾個世代台灣人的共同努力,100年後的我們,才可以在這裡,領受她的光,接受她的潤澤。
吸氣~感覺頭頂,呼氣~感覺頭頂正中央的百會穴,有一條很細很細的管子,從百會穴,筆直的下降到身體坐姿的底部,這條管子很細,只有在完全筆直的狀態下,才能接到天空中帶著光的甘露水。
當帶光的甘露水進入管中,整個頭部發光,用整個頭部呼吸就整個頭部發光;
呼吸到頸部,頸部就發光;
呼吸到肩膀、手臂,肩膀、手臂發光;
感覺甘露水進入胸部、背部,胸背發光;
進入腰跨,腰跨發光;
進入雙腿,雙腿發光。
這一尊絕美的《甘露水》,正是這座美麗之島的化身,自信,優雅,充滿力量。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最近,到國立台灣美術館看了「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」,這671件橫跨日治時期、戰後到當代的作品,非常的豐富、精彩,但最令人感動的,是這個展覽背後的故事。
40年前,台灣的「科學中藥之父」、也就是順天堂藥廠的創辦人許鴻源博士,看到了一本書,「台灣美術運動史」,他受到了啟發,開始盡其所能地收藏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的作品。他收藏的動機,不是為了以後可以高價賣出,而是為了回答他心心念念的一個問題:「我要為台灣留下什麼給後代子孫?」他叮嚀兒女們說,這些畫作這是台灣人共同的財產,他們只是先幫忙保管,有一天,要還給台灣。
這份收藏,會表現出台灣人是怎麼生存,怎麼努力過來的,知道過去怎麼來,才會知道未來要往哪裡走。
為了幫台灣人保管這份文化遺產,在許鴻源過世後,他的家族成立了順天美術館,來典藏並維護這些藝術品,一直到2019年,才由長子許照信先生,正式捐贈給台灣的文化部,完成了他生前的心願。
許照信說,把作品一件件打包、清空的心情,就像送女兒出嫁,看到女兒的房間現在空掉了,心中有一點點不捨,但是想到她更好的將來,心中還是很高興,能夠讓更多人欣賞到這些作品,才是對藝術家的尊重。
知道了展覽背後的故事,在看這個展覽的時候,內心真的多了一份深深的感謝。最終,這所有的作品,也不只是屬於台灣人的,而是所有人類共同的遺產,我們只是暫時幫忙保管。就像莎士比亞不是英國人的,瑜珈不是印度人的,中文不是中國人的,真正懂得它的價值,能夠發揚它的精髓,就是那個文化的傳人。
把眼睛輕輕地閉上,感覺一個完整的呼吸,回想一下,我有替別人保管過東西嗎?我會不會因為那不是我的,就隨隨便便?
還是剛好相反,正因為知道那不是我的,所以,會格外小心,珍惜?
有沒有想過,我的身體,最終也並不屬於我?它來自上天的賜予,我只是暫時幫老天保管,有一天,也將再度化為塵土,回歸自然,
我會不會因為身體不是我的,就隨便濫用?還是,我會記得,身體是老天的,所以,會很寶貝、很珍惜?
吸氣~感覺眼睛,呼氣~放鬆眼睛,用呼吸幫老天疼惜這雙眼睛,吸氣~感覺耳朵,呼氣~放鬆耳朵,用呼吸幫老天照顧這雙耳朵,
吸氣~感覺鼻子,呼氣~放鬆鼻子,用呼吸幫老天寶貝這個鼻子,吸氣~感覺舌頭、嘴巴,呼氣~放鬆舌頭、嘴巴,用呼吸幫老天愛護我的舌頭和嘴巴,
吸氣~感覺全身的皮膚,呼氣~放鬆全身的皮膚,身體是老天的,我只是暫時幫忙保管,有一天,要還給自然,還給天地。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放假期間,讀完了《大港的女兒》,這是一本由真實人物故事改編的小說。
女主角孫雪娥,在日治時期的高雄港邊出生、成長。
小時候,她聽爸爸說:「你們看,海這麼大,看不到盡頭。高雄港內,有一堆大船從全世界各地來…,我們高雄的孩子就是看著海洋和國際輪船長大的!…一定要胸懷大志啊!」
或許因為如此,孫雪娥從小就活潑外向、勇於接受挑戰,在殖民統治下,她總是名列前茅,從來不給日本人看扁,也是少數可以讀到高等女校的台灣人。
戰後,因為政治肅殺的氛圍,她和先生不得已離開台灣,去日本重新來過。她白手起家,從貿易,餐館,到連鎖洗衣店,最後成為製藥公司的女社長,不只把每件事都做得有聲有色,還把辛苦打拼賺來的錢,都拿去資助台灣的民主運動。
她說:我們來日本,不是只為了活下來,吃好穿好,自己過得爽快而已;如何讓台灣人生活在自由之中,免於恐懼,不需要再逃離,遠離家鄉,是我們這些逃出來,活下來的人,最重要的責任。
讀完《大港的女兒》,我不禁回頭想想自己,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成長?
高雄的大港,給了孫雪娥面向世界的胸懷,還有不服輸的勇氣與承擔,那我呢?我成長的環境,給了我什麼樣的滋養?給了我什麼樣的性格?
把眼睛閉上,回想一下我的家鄉,看得見大山或大海嗎?我的家鄉,是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,或崎嶇蜿蜒的山谷中?是悶熱的盆地,或是多風的台地? 在呼吸裡,呼喚身體的記憶:
我鼻子呼吸的空氣,是什麼味道的呢?空氣是乾乾的還是是濕濕的? 在鼻子,回憶家鄉的氣味。
我耳朵最常聽見的,是什麼樣的聲音呢?是大自然的聲音?或都市裡車水馬龍的聲音?聲音是很密集的,或稀稀疏疏的?
在我成長的環境中,抬頭看得見天空嗎,是一小塊,還是一大片?是什麼顏色的呢?雲多不多?在眼睛,回憶家鄉的天空,可以看到日出或日落嗎?
我每天洗澡、飲用的水,有味道嗎?我知不知道滋潤我生命的水,來自哪裡?透過 我的皮膚和舌頭,回憶家鄉的水的味道。
我的成長環境中,活動的空間大不大? 我的姿勢,是大辣辣的,雙手雙腳打開開,或是很拘謹的,小心翼翼的?
我的行動自由嗎? 我常常奔跑,跳躍嗎?或是,緩慢的步行? 我比較常在原地發呆,或是騎車到處兜風?
在呼吸裡,呼喚身體的記憶。
家鄉的土壤,水文,氣候,風景,滋潤了我的生命,讓我成為現在的我。 在呼吸裡,呼喚身體的記憶,回味家鄉給我的滋養。
高雄的大港,給了孫雪娥面向世界的胸懷,還有不服輸的勇氣與承擔,那我呢? 我成長的環境,給了我什麼樣的性格?給了我什麼樣的深度,廣度,與高度?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在生命中的關鍵時刻,我有沒有足夠的安靜,去聽見老天的聲音?
我相不相信,自己身上已經具備了足夠的力量,美好的特質,能接下老天給我的使命?
大概在我三十五歲的時候,看到了一張油畫,陳澄波的《淡水夕照》,這張畫,創了台灣畫家拍賣的最高紀錄,超過2億台幣。
如果是在別的國家,有像陳澄波這樣的身價,不應該是國寶嗎?但為什麼,從小到大,上美術課,我沒有聽過這位畫家呢?
感覺自己有點生氣,也有點羞愧,我怎麼會那麼無知?
於是,開始去爬梳歷史資料,才知道,陳澄波這個名字,曾經是一個「禁忌」,因為,他死於1947年。那是台灣從日本統治,轉換成國民政府統治的兩年後,貪汙腐敗,民不聊生,最後演變成軍民衝突。當時的陳澄波,是嘉義市的參議員,以和平使者的身分,去跟國府軍隊談判,調停,結果,竟然被羅織罪名,在嘉義火車站前的廣場,公開槍決。
極為諷刺是,那天的日期是3月25日,中華民國的美術節,卻是台灣重要畫家陳澄波的受難日。
從陳澄波受難的1947年,到1987年解嚴,這40年間,陳澄波的名字變成了禁忌,他的作品也隨著消失。
我們後來之所以能看到陳澄波的畫作,是因為,有一個人,冒著很大的危險,把畫作藏了起來,那個人,就是陳澄波的妻子,張捷。
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因為,情治單位的人,常常來家中騷擾,為了躲避搜查,張捷必須假裝把畫框都燒掉,把畫作偷偷藏在閣樓中,數十年如一日,她只能用土法煉鋼的方式,定期把畫作拿出來清理,就這樣,她憑一己之力,保存了一萬八千多件陳澄波的作品!是什麼力量,推動她去做這些事? 她只有一句話:
咱lán做乎天看!
除了藏畫,她也藏了一張照片…。
就在陳澄波被槍決後,軍隊先不准家屬收屍,等到終於被通知可以領回遺體時,她到處借不到擔架,因為大家都嚇壞了,不想被牽連,於是,張捷拆下了家裡的門板,用門板,去抬回陳澄波的遺體,並且,請了一位攝影師,來家中拍照。
這張照片,是台灣228事件,極少數的影像紀錄,非常珍貴。
如果仔細看這張照片,會發現,門板後面蹲了一個人,就是張捷!她撐起門板,是為了有最好的拍照角度。我真的好難想像,那嬌小的身軀,如何能夠撐起門板和丈夫遺體的重量?
那個當下,她彷彿意識到,自己正在做的這件事,不只是為了他深愛的這個人,更是在為台灣守護歷史真相和藝術的傳承。
四十年以後,張捷終於等到了這一天,等到了陳澄波的作品,以及陳澄波對台灣的愛,重見天日的這一天。
如果有選擇,或許張捷寧可和陳澄波白頭偕老,她從來沒有跟去老天要什麼偉大的使命,但是,她也相信老天,不會給她扛不起的重量!
老天眼中的張捷:堅毅,睿智,內斂,早就具備了可以承擔這個使命的人格特質。
聽完了張捷的故事,也來想想我自己, 在生命中的關鍵時刻,我有沒有足夠的安靜,去聽見老天的聲音呢?
把眼睛閉上,從老天的角度看自己,我的身上,有哪些美好的人格特質?
我相不相信,我已經具備了足夠的力量,美好的特質,能夠接下老天給我的任務或使命?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