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要離開父母的家,建立自己的家,這是「轉大人」的必經過程。所謂的離家,不一定是空間上、物質上的,也可以是情感上、精神上的。父母的家,代表我們無意識、被動接受的價值觀,自己的家,代表我們有意識、主動選擇的價值觀。

我要離開什麼樣的家?我要回什麼樣的家?

真正的家,不是吃飯、睡覺的旅館,真正的家,是精神的碼頭,回家,可以卸下我的重擔,滋養我的靈魂。

找到家了嗎?

不論我身在何處,我隨時隨地,都可以回來身體這個家。

先讓五官回家。

感覺眼睛,讓眼睛回家,回身體的家|感覺耳朵,讓耳朵回家|感覺鼻子,讓鼻子回家|感覺舌頭,讓舌頭回家|感覺皮膚,讓皮膚回家

感覺眼睛,讓視覺放鬆|感覺耳朵,讓聽覺放鬆|感覺鼻子,讓嗅覺放鬆|感覺舌頭,讓味覺放鬆|感覺皮膚,讓觸覺放鬆

再來,讓體內的器官回家。

感覺大腦,讓大腦回家,回身體的家,讓腦中的思緒放鬆,休息|感覺肚子,讓肚子回家,讓肚子裡的情緒放鬆,休息

感覺骨盆,讓骨盆回家,讓骨盆裡的賀爾蒙放鬆,休息|感覺心臟,讓心臟回家,讓心臟裡的責任感放鬆,休息

什麼是家?愛到得了的地方,叫做家;愛到不了的地方,即使有血緣,也不叫做家。

可以在我的身體,感覺到愛嗎?

就像地球有自轉和公轉的軸心,整個宇宙運行都有軸心,

我的身體也像一個小宇宙,有一個運轉的軸心,當我的所說所想所做,都圍繞著這個軸心,就不會離愛太遠。

感覺頭頂,感覺頭頂的皮膚,感覺腳底,感覺腳底的皮膚,感覺胸口,感覺胸口深處的呼吸,

什麼都可以失去,就是天真爛漫由衷單純不能失去,什麼都可以沒有,就是天真爛漫由衷單純不可以沒有。

只要活著,每一口氣都是做自己最感動的事情,

當每個人都很由衷地選擇做自己最感動的事情,就不會離愛太遠,這個世界就已經夠好了!
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
母愛代表接納,但很多母親做不到完全的接納;父愛代表方向,但很多父親自己也迷失了方向。

母愛和父愛,不一定要來自自己的父母,每個人身上可能都有。

因為曾經感受過母愛,所以我懂得接納,因為曾經感受過父愛,所以我想讓生活更有方向。

今天的me time,我們來感覺自己身上的母愛和父愛。

母愛的感覺,就是呼呼惜惜,呼氣~呼呼,吸氣~惜惜,很放鬆的呼吸,很放鬆的感覺,

呼氣~呼呼,吸氣~惜惜,在呼吸裡,呼呼惜惜自己

呼氣~呼呼,吸氣~惜惜,在呼吸裡,接納所有的感覺,接納所有的過去,呼氣~呼呼,吸氣~惜惜

父愛的感覺,就是來來去去,吸氣~來了,呼氣~去了,很放鬆的呼吸,很放鬆的感覺,

吸氣~來了,呼氣~去了,在呼吸裡,感覺生命的來和去

很放鬆的呼吸,很放鬆的感覺,吸氣~來了,呼氣~去了,吸氣~怎麼來的,呼氣~要去哪裡,在呼吸裡,看見我的選擇,好好面對未來

母愛代表接納,大自然比母親更接納,大自然,是所有人的母親。

什麼是我心中大自然的樣貌?是純淨的森林,奔放的草原,還是綿延不絕的山脈?走進我最喜歡的大自然,感覺自己被完全的接納。

吸氣~看見周遭的大自然,呼氣~讓大自然接納我

大自然不只接納了我,也接納了我的母親和父親,大自然接納了所有人的父母,他們的父母,父母的父母…所有人類的祖先。

父愛代表方向,人類有沒有共同的方向?從過去到未來,什麼是人性中不滅的那盞光?
在我的心中,有沒有一盞不會熄滅的光?過去不滅,現在不滅,未來也不滅。
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
週五放假帶爸媽出遊,一路上媽還是一直在碎唸同樣的那幾件事,聽了覺得想搖頭,偶爾出來走走,幹嘛還要繼續講這些事?

當下,我沒有把心裡的想法講出來,只是讓自己先安安靜靜,享受山上的風景,給大自然療癒一下。

後來發現,我怎麼常常在爸媽身上「要」,我「要」他們能夠更有文化、能教我更多東西,我「要」他們成為我心目中嚮往的模樣…,但這樣的「要」其實要不到,因為爸媽有他們成長的背景,他們在意的和我在意的不同。看到自己痛苦的來源,是無法接受爸媽的模樣、一直想要改變他們。 然而,做孩子的渴望得到父母的接納,做父母的何嘗不希望得到孩子的接納?

把眼睛輕輕地閉上,暫時切斷所有對外的聯繫,給自己一點獨處的時間。很放鬆的呼吸,很放鬆的感覺當下的自己。

一隻手放在胸口,一隻手放在腹部,透過手的觸感,連結身體,連結呼吸。

吸氣的時候~感覺身體接受了吸氣,呼氣的時候~感覺身體送出了呼氣

什麼是愛?呼吸是愛|感覺身體接受了吸氣,感覺身體送出了呼氣|一個人為什麼會想要改變別人?因為忘記,呼吸是愛,愛很自然。

什麼是家?家,是可以補充能量的地方;家人之間有沒有血緣,不是關鍵,在一起,可以補充能量,就是家人。

現在,把雙手放開,掌心朝上,感覺肩膀、手肘、手腕完全的放鬆,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姿勢,頭頂天,臀坐地,感覺自己的姿勢接天接地。

吸氣~感覺背部一節節往上拉長,呼氣~感覺喉嚨胸口腹部放鬆|吸氣~背部往上拉長,呼氣~喉嚨胸口腹部放鬆

一個人為什麼會想要控制別人?因為自己不夠快樂,想要從對方聽話得到快樂,因為自己沒有能量,想要從對方身上吸取能量。

我可以自己找到能量嗎?可以的,只要找到當下的姿勢,就會找到能量。頭頂天,臀坐地,感覺自己的姿勢接天接地

吸氣~吸入天地給我的能量,呼氣~讓能量擴散到整個身體|只要找到當下的姿勢,就會找到能量。

我可以自己找到能量嗎?可以的,只要喜歡自己的表情,就會找到能量|吸氣~感覺當下的表情,呼氣~找到自己喜歡的表情。

什麼是家?家,是可以補充能量的地方。當我找到當下的姿勢,當我喜歡自己的表情,我就開始補充能量,我就找到了家。

家人之間有沒有血緣,不是關鍵,在一起,可以補充能量,就是家人。
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
要過年了,想到要跟親戚朋友聚會,有沒有一個頭兩個大?有沒有一些不想回答的問題,不想觸碰的話題?

過年的「過」這個動詞,有趨吉避凶的意味,跟猶太人過「逾越節passover」的感覺很類似,

猶太人過「逾越節」代表過了「生死關」,不再做埃及人的奴隸,我們過了農曆的「年關」,代表,不再給過去的一年束縛。

年關將至,希望,我們可以用一種更寬容的角度,來看待彼此,尤其每個家庭成員中,或多或少背負著對自己、對他人所應該扮演角色的期待,我們可不可以饒過彼此,不要再用什麼「父母的本分」、「兒女的樣子」…來平添內心的罪咎?

家人之間,雖然有相處的機會,但不一定有相知的緣分,價值觀的差異可能很大,讓我們都降低標準,回到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溫柔和善意,「我知道你在努力、我知道你盡力了」,給彼此多一點支持和鼓勵,甚至回到認識新朋友的好奇開放,就承認,我們實在不太認識彼此,讓我們給彼此一個機會,重新認識。

把眼睛輕輕地閉上,想像一下,重新認識一個人的感覺,沒有過去的記憶和成見,只有當下的好奇開放。

重新認識,可以從自己開始:感覺我的臉,感覺我的表情,眉頭是鬆的還是緊的?嘴角是上揚還是下沉?上下嘴唇是貼住還是微微分開?

感覺我的頭,有沒有習慣偏一邊?是偏左或偏右?下巴習慣往前凸還是往內收?

感覺我的肩膀,有沒有一高一低?肩膀是在耳朵的前面,後面,還是跟耳朵對齊呢?

感覺我的整個上半身,把上半身分成正面和背面,比較一下,正面和背面,誰比較鬆?誰比較緊?吸氣~感覺正面,呼氣~感覺背面,吸氣~感覺背面,呼氣~感覺正面,在呼吸裡,讓正面和背面的鬆緊對流。

再來,把上半身分成左邊和右邊,比較一下,左邊和右邊,誰比較輕?誰比較重?吸氣~感覺左邊,呼氣~感覺右邊,吸氣~感覺右邊,呼氣~感覺左邊,在呼吸裡,讓左邊和右邊的輕重對流。

接著,以腰部為界線,把身體分成上半身和下半身,上半身的中心在胸口,下半身的中心在小腹丹田,比較一下,胸口和丹田,誰溫度比較高?吸氣~感覺胸口,呼氣~感覺丹田,吸氣~感覺丹田,呼氣~感覺胸口,在呼吸裡,讓胸口和丹田的溫度對流。

年關將至,讓我們給彼此,多一點支持和鼓勵。吸氣~緊了,呼氣~鬆了,幫助彼此鬆開過去的糾結,吸氣~重了,呼氣~輕了,鼓勵彼此卸下自責的包袱。回到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溫柔善意。

吸氣~胸口,呼氣~丹田,吸氣~丹田,呼氣~胸口,讓胸口丹田呼吸交流,也讓你我的溫度交流。
過了這個「年關」,願你我都不再給過去的一年束縛。
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
自從步入熟齡階段,母親的自主性開始覺醒,比以前更敢說出自己的想法,也更敢和父親吵架。最近,他們又吵架了,而且,母親寫了一封信,正式宣布:「我不要當你妻子了!我要做自己,沒有束縛!」我發現,母親有很大的進步,前幾次,她都會準備行李,自己離家出走,但這次她跟父親說:「我要繼續住在這裡喔!」而我呢,這次也有進步,比以前穩多了,沒有選邊站,因為,我很清楚,即使他們夫妻關係歸零了,我跟他們個別的親子關係,都還在啊!

過兩天,母親要我去關心父親,我說,「你如果關心他,你自己去說,不要透過我,你們不當夫妻了,即使當室友,還是可以去關心啊!」

再過兩天,母親會叫父親一起來吃飯了,基本的生活起居會互相照顧,家中的氣氛,也輕鬆愉快。看到他們這樣,我真心覺得,關係應該要常常歸零,才會互相尊重,也才不會把在一起,視為理所當然。

把眼睛閉上,感覺自己,感覺當下,吸氣感覺我在,呼氣感覺現在。吸氣~我在,呼氣~現在。

為什麼會想要讓關係歸零?因為,我想要好好把握現在。

過去的記憶,決定了現在的心情,既然過去記憶有很多不開心,我寧可看成是上輩子,把資料全部都清空。

把手放在身上,一個方便感覺到呼吸的部位,可以是胸口,或腹部,感覺身體隨著呼吸起伏,吸氣~起,呼氣~落。吸氣~我在,呼氣~現在。

在呼吸裡,輕輕地問自己,親愛的,今天好嗎?隨著每一個呼氣,讓所有悶悶的,重重的感覺,離我而去。

用呼氣騰出空間,用吸氣重新開始。既然過去記憶有很多不開心,我寧可看成是上輩子,把資料全部清空。

為什麼會想要讓關係歸零?因為我承認,我對你的愛,已經迷路了,我願意退回關係還沒發生的那個點,找回心中最初的愛。

把手鬆開,自然的垂放在腿上,肩膀放鬆、手肘放鬆。感覺我現在的姿勢,感覺我所在的位置。

畫一條垂直線,從屁股底連到頭頂,貫穿身體的中心,往上延伸到天空,往下延伸到地心;這條垂直線,定位了我的現在;

畫一條水平線,從左肩連到右肩,然後繼續延伸出去,超過身體的範圍;水平線定位了我跟別人的關係,在一起,不是因為習慣,而是為了探索什麼是愛。

吸氣感覺我在,呼氣感覺現在,感覺身體的垂直線,通天通地,定位了我的現在。

吸氣~我在,呼氣~現在,感覺身體的水平線,往外延伸,定位了人與人的關係。

今天,讓我們第一天認識,但又有一點似曾相識。現在,就是起點,每個人都是愛的原點。
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
去年,兒子從台中回來過年,跟我說,「媽,我辭職了!」我被這句話嚇到,焦慮感爆表!我就跟他講說:「都要過年了,哪有人年前在辭職的?而且,你都還沒有找到下一個工作!」我一講,兒子就很生氣說:「你以為我是輕易辭職的人嗎?我也是忍無可忍了!」過完年後,他就氣呼呼回台中了。我知道我越界了,寄了訊息跟他道歉,也下定決心,要真的放手,讓兒子為他自己的人生去奮鬥,去負責。

幾天後,他寫了一封長長的信,細細地跟我描述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,他是怎麼處理的,我謝謝他願意跟我分享,也看到他勇於面對挫折,同時保有對他人的體貼,我真的以他為榮。

這次事件後,我們的關係重新定位,從母子關係變成好朋友的關係,我不再上對下、期待他聽話、回報、順從,我們還原到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平等、自由、尊重,在這樣的基礎上,我們反而更容易交流、交心,有很深入的對話。  我相信,一個家庭中,只要有人願意先走出來,其他人一定會跟上,因為,沒有人不喜歡平等、自由、尊重,每個人都想做最真的自己。

把眼睛輕輕地閉上,回到我跟我自己的關係,透過身體,來感覺平等、自由、尊重。

先把身體左右對切,分成兩半,感覺左半邊的肩膀,吸氣呼氣,感覺右半邊的肩膀,吸氣呼氣,左右肩膀,哪邊感覺比較重?

再來感覺左邊的肋骨,吸氣呼氣,感覺右邊的肋骨,吸氣呼氣,感覺左邊的屁股,吸氣呼氣,感覺右邊的屁股,吸氣呼氣,

只要我願意很平等地去感覺左邊和右邊,身體自然會開始調整、平衡。

接著,把身體分成正面和背面,比較一下正面的臉,和背面的頭,哪邊比較緊,哪邊比較鬆?吸氣感覺緊的,呼氣感覺鬆的,讓緊鬆對流。

比較一下正面的胸,和背面的肩胛骨,哪邊比較鬆,哪邊比較緊?吸氣感覺緊的,呼氣感覺鬆的,讓緊鬆對流。

比較一下正面的肚子,和背面的腰,哪邊比較鬆,哪邊比較緊?吸氣感覺緊的,呼氣感覺鬆的,讓緊鬆對流。

在呼吸裡,讓鬆的帶動緊的,在關係裡,讓自由的帶動不自由的。

現在,把身體分成上下兩半,下半身代表現實,上半身代表理想,尊重自己,就是接受自己的現實,也不忘記自己的理想。

感覺下半身~吸氣,認清我的現實~呼氣,感覺上半身~吸氣,對準我的嚮往~呼氣。

最近生活中,有沒有哪一個關係,讓我感覺不太舒服?有沒有可能,重新定位關係?尊重自己,就是接受自己的現實,也不忘記自己的理想。

感覺下半身~吸氣,認清我的現實~呼氣,感覺上半身~吸氣,不忘記我的嚮往~呼氣。

平等、自由、尊重,就刻在我的身體,我的心上,我喜歡這樣的自己,我喜歡這樣的關係。
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