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場10:30~11:25 活出天命—生命資源盤整(從有開始)
快樂,簡單地說,就是可以給我能量的。我們常常都想做對的事、做好的事,周遭的人,也認為我應該做很多事,但是,在做之前,我有沒有那個能量?我快樂嗎?
我們常常以為可以不管自己的快樂,去迎合去滿足,否則會覺得對不起人家。在滿足別人之前,一定要先問自己:「我準備好了嗎?」所謂的準備好,就是吃飽、睡飽了沒?在照顧別人之前,能否先照顧好自己?我們的通關密語是「自然」,吃飽,睡飽,都是自然的基本需求。
- 學員:職場同事提到我沒做好的地方,我說,好了、我知道了,好像沒事了,但感覺也沒有真的處理。
每個人都有很多的要,我們很容易跟著對方的話題轉,這就叫做「被動」,或許,他要你稱讚他?
他注意到我沒注意到的地方,在這個時候,我可以轉移話題,好奇地問:「你怎麼可以做得那麼好?我想跟你學習。」主動看優點,而不是看缺點、比高比低,那或許是一種文化習慣。
他批評你,也通常是因為你有妨礙到他,你要主動去關心、了解。
- 追問:工作很忙碌,照顧不到自己的能量,怎麼辦?
隨時找機會休息,照顧好做事的品質,而不是只應付那個量,做給人家看,卻忽略自己。
你有責任告訴主管,什麼是你可以負荷的量,當你無法負荷,就會沒有品質,盤點資源,就是因為重視品質。只要講得有合理,相信主管能夠接受的。
- 學員:上司一直講一直講,雖然知道他說的部分,也是我可以學習和改進的,但心情會受到影響。他也說我有「學生心態」。
好奇他的狀態,不要跟著轉,他話中有話,想跟你建立關係,這有可能是上對下的關係,他要讓你服氣,他不是不知道,他這樣講,你有可能不服氣,但你可以轉移話題,主動表達,你在他身上學到什麼,其實,不是只有他在教你、在給你,你也在給他。
即使,他的動機有部分可能是要壓你,但一定也有要你學習的部分,你就選擇比較正面的那個角度,然後從這個角度來互動。
學生心態,是老師會罩你,等人餵養。出社會了,就是可以獨當一面。
- 學員: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賦?剛畢業時去面試雙語幼稚園,做了3天就被請走,園長説他認為我的能力無法承擔帶班的責任,讓我留下了陰影,之後去其他幼稚園或是代課,控班仍然不穩定,認為自己是天賦跟努力不足。但一心跟我說,我不是天賦或努力不足,而是,不會幫自己分解步驟,制定進步策略。比如,控班不穩定,問題出在哪裡?有沒有什麼改善的方法?可以找誰討論或請教?但我發現,我會用一個「天賦不足」的標籤來框自己。
那位園長沒有告訴你的是:「我有一個親戚來申請這個工作。」
能不能得到這分工作,是緣分,沒有必要因此覺得自己沒有天賦,就像是男朋友不跟你結婚,不必要因此覺得自己不夠好,你們只是不配對。
你後來的工作覺得不順利,可能是受到第一個挫折影響?就像你後來交男友不順利,也可能受到第一段感情的挫折影響,重要的不是園長要不要給你工作,因為,找工作要靠緣分,要剛好配對,但是,學生給你的回饋比較重要,他們的眼睛有沒有發亮?
你有天賦的事情,是會讓你感覺很快樂、不會疲勞的。
但不需要問我有沒有天賦,只管充實自己。
- 學員A:過去很多工作,都還蠻喜歡那個工作本身,還有那個環境和人,只是,燃燒自己到後來,感覺是被燃燒。
- 學員B:曾經有找到投入,燃燒的感覺,後來不見了。
- 學員C:投入職場後,感覺沒有自己的追求,只是去符合某一個對的標準。
那是因為你的視角比較小,如果你是想創業的人,或是想當主管,你的視角就會更有廣度,需要照顧到整個團隊,但你目前只有上下垂直的思考,可能是滿足上面主管交代的,或是往下滿足客戶的需要,其實可以更主動,去注意水平的、橫向的連結。就像剛剛有位同學在鼎泰豐工作,雖然你是一個小職員,但你可以馬上去看到,公司的產品、外場的動線、內場的流程…有什麼問題。
- 學員:想要得到別人的肯定,做一個有魅力的人…
得到別人的肯定之前,要先喜歡自己,不然,別人的肯定,沒有太大意義,你喜歡自己健康,陽光,願意分享你的陽光,幫助別人解決他的困難;服務業,就是把不方便的變成方便,不順的變成順,大家都有很多障礙,大家都喜歡能夠主動看見問題、移除障礙的人。
- 學員:有年齡焦慮,覺得做了很多事,都是不同領域,沒有在同一個領域上累積。
我覺得你不是年齡焦慮,而是資源焦慮。焦慮年齡,你又不能改變年齡,你需要的是累積資歷。
還是要回到我現在有什麼,而不是我沒有什麼,就從你的「少」開始,你的「少」正可以讓你發展出特別的做法。
主持人補充:其實你已經很會運用資源,用少少的資源,做了很多自己喜歡的事情,目前這些連結看不出來,但是多年後會看到這些不同領域的東西,其實都是有連結的,就像賈伯斯說的connecting the dots。
- 學員:我先生就是很會發現問題,一進到一個新公司,就馬上看到各種問題,但是會太快想要給建議,當下會讓人有點不愉快,但過了兩年,公司就這麼做了,他在家庭中也有類似的狀況。
你先生的idea很好,但是要有人執行,很有可能他的公司缺乏執行人,所以,你先生的建議變成是無法執行的。他自己要下海做嗎?如果他自己不能去執行,而是要老闆派人去做,就有問題了。他要回到現實,看有沒有資源。
- 學員:聽到同學說的年齡焦慮,我也很有感覺,比如,在劇團中,跟我同年齡的人都做導演了,但我還是操偶的人,跟我同樣角色的人,大部分都是二十、三十歲的人,就會有種年齡焦慮。
不能改變的事情,就不要焦慮。除非你的工作是要賣青春美色,否則的話,年齡不是問題,年齡焦慮是藉口,能力的焦慮比較大。是不是需要充實自己的能力,或者,你做的事情,有沒有樂在其中,給你能量。當你在做對的事情,會有能量的。
第二場14:15~15:15 嚮往關係的自然(有主體性的給和要)
把自己的角色做好,喜歡做,就會給你能量。你有手有腳,真的接受你自己,喜歡你自己,但是有可能,你不夠喜歡你自己,氣自己沒有能量,年紀大,沒睡飽,沒什麼意義,走錯就走錯,有什麼關係,生氣不會改變現狀。
要問:這是我的自然嗎?最好我關係中的對象,也願意接受我的自然。
你有可能不知道,那就是他的自然,先接受,才能改變。
「這是你的自然嗎?我現在懂你了。」「我接受你的生氣,但是我不喜歡你的生氣。」
- 學員:先接受我的不喜歡,可是,生氣的人有能量,我被你生氣,可能能量會流失,發現自己一直在對抗,內耗,所以就會保持距離。
保持距離,說好聽一點,就是拉出空間,讓他好好欣賞自己的自然,我再度接受,然後再度拉開距離,他會照見的。
生氣這個情緒,是有傷害性的,是想要強迫對方改變,但即使對方改變了、這個改變也不可能持久,又會回到原來的樣子。生氣,也有可能是對自己評估錯誤,他以為生氣有用,但其實沒有用。
為什麼會生氣?因為不喜歡自己差,對愛人有所求,類似媽寶心態,怨嘆自己能力不夠,或家人沒有幫你,卻不管別人也有很大的困難,會讓關係距離越來越遠。生氣是一種失控,你在喊救命,別人也在喊,這就是你的現實,必須冷靜下來,不能發瘋。
半夜小貝比哭,他也很困難,不舒服,所以會哭,小貝比要靠大人幫他,但你是大人,就要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情緒。
這時候可以拉開空間,有距離的美感,如果沒有空間,對方會一直要,索求無度,無法控制,只顧自己的要,以為人家可以給。
生氣是一種失控,一定要收攝一下,然後道歉,因為你每次生氣,就會讓對方留下陰影,「我以後不要惹你生氣」,在潛意識中登錄。男人其實更怕自己失控,所以會隱忍。
一定要讓出空間,給自己,給對方。
為什麼生氣?沒睡好,上司壓太緊…,不要找藉口,你自己要做好管理,工作不會爆肝的範圍。
相信每個人只要有空間,都會有快樂原則,「我今天很不開心」,「我也很不開心」,「我今天好累」,「我也好累」,那就保持距離,拉出空間。
隔一陣子,對方受不了了,就會想要對你好一點,再靠近一點。這個過程,就叫做「認識」。不要假設我一定比你累。
關係中有很多「應該,不應該」,我們改成「先了解事實」,承認自己不快樂,承認自己不了解。
- 學員:小組討論時,組長說,可以盡量有具體的情境,我就來講一個具體的,我有一隻貓咪,就像是我的家人,婚前,先生也說可以接受,但是婚後,先生對於聲音、氣味…各方面都比較敏感,因此無法與貓咪共處。
你這個問題很困難,因為,兩個都是家人,就像有兩個愛人,盡量還是讓貓咪和先生,各自有空間,動線不要重疊。
- 追問:衛生標準不同,盡量劃分區域,各自管理,但是,比如蟑螂,會到處跑,會影響到對方。
對付蟑螂比對付人容易吧!
- 學員:每次聽到先生說男主外女主內,就會怒火中燒,想要打一場聖戰!
直接告訴他,現代好男人是怎麼樣的。
- 追問:可能是他的好友圈,都是這樣的價值觀,他就會說某某某的太太怎麼樣…
我完全沒有聽見,因為,跟我的生命沒有連結。聽不懂,就不會相應。他講的,都是不能操作的,之所以能操作,是因為你配合。你穿越道古代了,如何討論?不用討論!
- 追問:這次來上課,他自己就出國玩,不管小孩,我會擔心小孩。
小孩國三了,擔心什麼?
- 學員:媽媽和嫂嫂相繼罹癌,雖然有外勞,但還是很忙很累。
如果選擇要做,就是自己要開心。事情一件一件來,想像你是電話總機,一次接一個,不可能同時接所有的指令。
- 追問:老師的意思是,鎖定一個就好嗎?
鎖定一個你覺得最急迫的,就像急診室突然來了很多人,你要先決定救哪一個,這就是現實,沒辦法救全部人,就是命!你不要把自己也拖下去,生病了。
能量來自於,你做你喜歡做的事,不喜歡的,先給自己空間,不要勉強,承認這個世界有很多做不來的事,你去做,只是在應付別人,不太有必要。應付的意思,比如,人有去,心沒去,你做得不快樂,對方也覺得你不快樂。
- 學員:面對父親酗酒,雖然有好奇問過他為何喝酒,他說因為開心,我有比較接受,但還是會界線不清楚,想要扛。
每次喝酒,問爸爸,「你開心嗎?」幫助他認識自己,跟他討論,什麼是「酒品」,喝到第幾杯最快樂?主要是因為沒有人跟他討論,所以他頭腦不清楚。你這樣喝,有喝到快樂嗎?喝到第幾杯,開始不快樂了?後面幾杯,你已經離開了,所以他沒有機會跟你說,但其實喝到後面一定會變成不快樂,你用問的,真的有好奇心。
- 學員:對方可能覺得喝到茫就是爽,分不清什麼是真正的快樂。
不論他認為那是快樂,或是爽,都可以畫出曲線來的。
- 學員:男友介紹他的朋友,他把朋友,不論男女,都形容得很好,怕自己被比下去,或是被搶走。
能認識比我厲害的人,很好啊!現在搶,總比兩年以後搶好;要給彼此機會,可以被搶走,相信緣分,談戀愛要放心,不能放心的,就不要交。
- 學員:之前一段感情,分手後很難過,透過打工,讓自己忙於工作,好像好了一點,但不小心看到她的消息,又掉下去,好像前功盡棄。
那就是認識真愛的時候了,真愛,就是永遠祝福她,她跟別人在一起,更開心,那我祝福;以前年輕時,看到女友跟別的男生有說有笑,心裡不是滋味,我就問自己,為什麼忌妒?如果是真愛,我只要她快樂!如果不是真愛,那就放下她。這不是事後諸葛,如果我不這樣想,我會懷疑自己到底在幹嘛,忌妒很無俚頭,那是占有,不是愛。
真正的愛一定是,我想看到你幸福。如果在一起的時候,你們不夠快樂,不是因為你讓她不快樂,而是你們不配對。以前看錯了,以為很配對,那就拉出空間,重新調整鏡頭。
- 學員:跟親密的家人或伴侶,會希望我們的喜好或選擇都一樣,如果不是,會想要說服對方,比如,我喜歡一款沙發,如果對方沒有很喜歡,我就會覺得關係好像不夠好。
不需要一樣,本來就是有不同的想法,品味,多元,才有意思。
- 學員:投資有所謂停損點,關係呢?如何知道已經超過了負荷?
打第一個噴嚏,就知道自己要感冒了,一定都有一個徵象,要培養這樣的敏感度。當我已經不喜歡自己這樣,自然就會開始調整,會跟這個現象,產生距離;停損點,就是不要再增加傷害了,不要再碰,吵架吵到一個程度,知道再吵也不會變了,沒有意義,就不用再吵這件事。
我喜歡自己這個樣子嗎?不接受,只會卡得更緊。
負面情緒,是一種卡住的現象,給它空間,它需要你的關注,看到這不是辦法,自然會有力量,想要改變。
- 學員:我會追求別人肯定。
自己的肯定比較重要,很多的應該,不現實,年齡身高的焦慮,又不能改變;你沒有喜歡自己之前,不要想要人家肯定。談戀愛,就是將你的開心跟人分享,越分享越多,而不是自己不快樂,想要在人家身上找快樂。
- 學員:什麼是自己真正的快樂?真實的關係?我有很多過去原生家庭的議題,會帶著議題,去認識其他的關係,把舊模式帶入新的關係。
如果過去的陰影會干擾現在的關係,那就要先處理,先放下,關於家人,他們有他們的因緣,你不要把他們的業障、痛苦,扛在身上,他們的業障跟你無關,但你一直認為跟你有關,即使是你的小孩,只要長大了,也要自求多福。只要那些關係不健康,不快樂,都可以先切割,之後再決定要不要再續前緣,因為目前,你們對彼此都沒有幫助,非切割不可。
第三場16:15~17:30 智傳士的傳承(開發人性天賦智慧)
你快樂嗎?這跟世界大事有關,因為有很多從事政治的人,自己不快樂,所以想要透過擴大的權力來滿足自己,都在製造痛苦給別人,卻沒有問,什麼是我的自然?不論是普丁,或是哈瑪斯,都不會問這是我的自然嗎?聖戰士都在問,真主要我做什麼?
十五世紀的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,曾經幫猶太人說話(因為當時猶太人受到排擠),他說,耶穌也是猶太人,但大概十年後,因為猶太人不肯改信基督教,他就改口說,猶太人背叛了耶穌,猶太人專門說謊,猶太人在全世界被針對。
我們關心什麼是我們共同的人性?如何找到能量,找到快樂的泉源,這第一個問題,快樂,是心理層次的,然後我們會想要跟人建立連結,找到意義,這是哲學的層次,然後,我們會問價值,這就是藝術或宗教的層次。
先說快樂的部分,我們不要委屈,不要割自己屁股肉去餵別人,因為相信,他們也愛我,他們能要的,一定也包括我的健康和快樂,這就是主體性的思考,如果我以為,家人不在乎我的痛苦、只要他的快樂,那是不合理的。
接著說意義的部分,我們想要建立的連結,是去幫助彼此找到自己的自然,希望能夠建立有人性往來的關係,這也能解決很多人類社會的問題。現在的世界,分成兩大陣營,一邊是民主自由,另一邊是獨裁的價值觀,有人主張這兩種價值觀可以並存,但也有人漸漸感覺到,這兩種價值觀無法並存,因為,你會利用我們的民主開放,來腐蝕我們的民主。
獨裁的特色是,國內沒有人權,代表國家是伊朗、北韓、中國和俄羅斯,有人用二戰的「邪惡軸心國」這個名字來稱呼他們。美國祭出制裁,防止中國竊取科技,但中國會說我們只是複製,不是竊取,但晶片攸關國防,會被拿來監控。
回到人性的問題,我們是從人性的角度來看這兩種制度,會覺得民主制度更能夠讓人性的自然開展,我們會問,中國領導人快樂嗎?你不讓人家叫自己台灣,你會覺得快樂?我覺得不太可能。所以,一個掌握資源權力的人,如果不快樂,會製造很多的問題。
再來講到價值,這是藝術、或說是宗教層次的問題了,目前看到宗教最大的問題就是排他性,我一直不懂,為什麼政治、愛情、宗教,要排他?你的開心,你的幸福最重要!基督徒會說愛因斯坦也信上帝,但其實愛因斯坦所說的上帝,不是基督徒說的上帝,而是比較接近史賓諾莎的上帝。科學家探索物理規則,想像這個背後一定有一個神,而我們探索的是人性,人和人之間最好的關係,這裡面一定包括了解,好奇,尊重,以及在乎彼此的快樂,人和人的連結才會開始有意義。每個國家的人,都應該尊重人權,但對中國人來說,人權就是活著的權利,美國人更在乎自由,所以,面對疫情的態度,完全不同,中國的疫情會突然之間就神秘消失了,沒有數據資料,美國對生命的看法,是來就來,死就死。
- 學員:來幸福力學習,看到自己判斷的盲點,也覺得背後是佛法,但是很接地氣,沒有框框,想請問幸福力的宗教跟其他宗教的不同點?
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包容,比如前陣子,在慈濟佛堂舉行一個醫學會議,證嚴法師出席開示,全部人都要下跪頂禮,但其中有很多人並不是佛教徒,我覺得這樣不自然,我年輕時去見印順法師,本來只是合掌,但旁邊一位師父,硬把我壓下去,頂禮應該是發自內心,卻變成一種形式上的強迫,很不自然。
或最近安樂死的議題,佛教徒反對,說安樂死會造業,還要醫生背書說安樂死其實是很痛苦的,一點都不安樂…,怎麼一信教,就沒有真理了,用對錯砍斷了求真的路。
我們求真,從快樂,再去找意義,找自然,再用意義和自然,回來修正我們的快樂。我們解碼人性到底在要什麼,找到最自然最流動最感動的東西,我們相信的是愛因斯坦說的上帝。
- 學員:多年從事志工服務,動機中有想要幫助別人,但也覺得志工履歷會幫助我找到比較好的工作,這樣動機不純淨,可以嗎?親教師助人的動機是什麼?
首先,當志工的這個經驗,不一定會讓你找到好工作,這個連結,在現實中並非必然,自己的能力還有緣分,比較重要;另外,什麼是助人?每個人活在世界上,都嚮往能夠對世界有所貢獻,路斷了,我幫忙鋪路,可以說是幫忙別人嗎?路修好了,我自己也能夠受惠。所以回歸到做任何事情的動機,一定要先確定,我做這件事本身就是喜樂的,會帶給我能量,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,我也身在其中。
能不能幫到別人,有很多因緣,只是一種剛好。今天如果有人跟我說,我對他有幫助,我會隨喜,因為他看到我可能很開心,但是,我真的有幫助到他嗎?人的困難,解決了一個,還會來下一個,所以我不會因為對方這樣說,我就認為我有幫助到對方。
對人好一定是對自己好,就像我拿著砂石,去補路上的洞,我不希望有人受傷,我希望交通順暢。
- 學員:這世界似乎可以分成兩種人,內在匱乏或飽滿,但很多內在匱乏的人,掌握了宰制權,那就是我之前從事社工工作,事情本身是我喜歡的,但是對方透過我做的事情,在擴張權力…。
如果是我,我不會助紂為虐,為虎作倀,如果我不快樂,去助人,那我傳導的,還是不快樂。
台灣人大部分都不知道,我們不能自稱「台灣」,主要是因為中華奧委會,而不是世界奧委會,台灣體育署根本動不了,我們想要正名為台灣,中華奧委會就會去向世界奧委會檢舉我們。
能做的就是讓更多人知道,或許可以問,這些中華奧會成員的子女,能接受父母這樣的行為嗎?恐怕不能。從孩子的角度來看,比較單純。
- 學員:我們從小如果已經習慣了「應該」,有時候會分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快樂,我們會從「控制」或「秩序」中得到快樂。
回到現實,你這樣做,對方有快樂嗎?真正的快樂,是可以感染、流動的。
- 學員:孩子哭了,父母都很累,最後,受不了的那個就去做。
是的。
- 追問:我有需要去關心我媽嗎? 她都會說我不夠關心她。
自己先開心了,再去決定要不要關心,你要會帶風向,可以跟你媽說:如果我關心你,會換來你的微笑,我就很願意關心。
- 追問:我媽的開心來自我爸聽話。
問你媽,你覺得爸爸快樂嗎?爸爸的生命不值得快樂嗎?透過問,回來叩門,回來這個快樂的中心價值觀,中心價值觀不可能是要人家聽我的,你做得到,因為你媽有在乎你。
- 追問:我爸類似酗酒,他是對投資上癮,欠很多錢,我媽怕被討債,就會一直借他錢。
你媽要停止借他錢,做財產切割,不要變成債權人,自保才能保他,如果你媽做不到切割,那你自己要切割,放棄財產繼承,如果不這樣,他們不會醒的。
- 學員:最大的兩個收穫,一個是轉換視角,不要只想著去符合某種標準,而是成為制定標準的人;第二個是學習到如何接納自己的情緒,情緒背後有困難,拉出空間,來注意她,問喜不喜歡,重新檢視,自然會調整。
- 學員:收穫最大就是了解生氣的這個情緒,因為我從來不生氣,但是我爸和我先生,都很愛生氣,以前我完全無法了解他們,現在可以了解背後的機制,也知道可以怎麼互動和引導;另外,我媽和阿姨,因為家裡的事情,十幾年不說話,或者我媽和我爸,關係也不太好,我先生有提到,只有我可以去化解他們之間的關係,也說時間不等人,但我還在觀望,沒有看到什麼切入點。
你可以做的,是幫助他們各自快樂起來,但是,不需要介入他們之間的關係,關係能不能改善,有他們自己的因緣。
- 學員:十七歲來上課,學習到「做最真的自己」,這次來上課,進一步學習到「做最自然的自己」,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夠好不喜歡,可以拉開距離。每次來都像做Spa,我平常很容易緊張,都睡不好,但是來到這裡,跟大家一起,就可以好好觀呼吸,中午有睡著,有休息到,但是,我回到家自己一個人就會緊張,無法好好觀呼吸。
容易緊張,是因為都在看負面的,要多看正面的,你少看了優點,才會緊張,優點,正面的,會越看越有!
- 學員:我會來,單純是因為好奇,這裡到底在幹嘛,來了以後很開心,看到大家一起在努力,平常生活看到很多的負面的、世界的問題,但是來這裡發現,大家都是用很正面的態度在看待不完美的世界;早上在練習打結時,我死命地打結、很用力,後來聽到要解開,才想說,我剛剛幹嘛那麼用力!在做三人練習時,感受到一種相信,本來以為會很難很可怕,但實際做了發現很放鬆。
主持人總結:回歸到我們的思考主軸,是人性,你這樣做,會快樂嗎?這樣連結互動,有意義嗎?有價值嗎?在關係裡,認識彼此的自然,接受彼此的現實。
第一個呼吸,獻給自己的快樂,
第二個呼吸,獻給生命中有意義的連結,
第三個呼吸,獻給台灣,一起守護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,讓每個人都有尊嚴,活出人性的光。